肉垂凤冠雉

Wattled Curassow Crax globulosa

肉垂凤冠雉(英文名:Wattled Curassow,学名:Crax globulosa),是鸡形目凤冠雉科凤冠雉属的鸟类。以黑色羽毛、红色喙和明显的肉垂著称,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盆地的偏远热带雨林中。雄鸟拥有白色的腹部区域,而雌鸟的腹部呈栗色。物种与水边环境紧密相关,尤其在季节性泛滥的森林和河岛中,树栖性较强。由于过度狩猎,其数量在很多地区已变得非常稀少。

外形特征:肉垂凤冠雉体长82至89厘米,体重约2500克。雄鸟具有黑色羽毛,腹部白色,头部有卷曲的羽毛,红色的喙饰和肉垂。雌鸟和幼鸟相似,但腹部呈红褐色,缺乏喙饰和肉垂。雏鸟覆盖着棕色的绒毛,腹部为白色。

鸣叫特征:雄鸟的鸣唱是一种长而下降的哨音,常在夜间和清晨发出,类似于黄冠凤冠雉的叫声,伴有拍翅声。报警叫声为短促、向下弯曲的嗡嗡哨音,以及长而下降的颤音。

生活习性:肉垂凤冠雉栖息于热带低地的湿润森林,最高可达300米。偏好靠近河流、湖泊边缘的沼泽地带,尤其是季节性泛滥的森林和河岛。在雨季有时会迁移到高地森林。以水果、种子为主食,偶尔摄取小型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群体活动,通常3至6只小群,偶尔形成15至20只的大群。

生长繁殖:关于野外繁殖的信息有限。巢由树枝、树叶和藤蔓构成,位于平均13.3米高处,靠近水源。每窝产两枚白色蛋,孵化后约两个月羽毛接近成年状态,但可能长达10个月才独立。在圈养条件下,一只雌鸟一年龄即可产卵,但卵较小且未能孵化。

区别辨识:雄鸟与红嘴凤冠雉区别明显,后者雄鸟仅有微小的喙冠,而肉垂凤冠雉的肉垂和喙冠更发达。雌性肉垂凤冠雉具有红色的蜡膜和红褐色腹部,与其它凤冠雉属成员区别明显。

保护现状:IUCN:EN(濒危)

地理分布:分布于巴西西部、哥伦比亚东南部、厄瓜多尔东部、秘鲁东北部和玻利维亚北部的亚马逊盆地。具体分布受Caquetá-Japurá、Solimões、亚马逊和Madeira河流以及安第斯山脉300米等高线限制。

其他:历史上曾与蓝嘴凤冠雉杂交。

请点击或扫描二维码下载 懂鸟 App,了解更多肉垂凤冠雉的全球分布信息

Download on App Store 下载 Android APK Google Play 下载

请使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懂鸟小程序了解更多肉垂凤冠雉的信息:

声明:鸟类描述信息由算法模型根据网络资讯自动生成,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粤ICP备17132527号-1 | 隐私政策 | 使用条款 | Ⓒ2017-2024 深圳市懂鸟科技有限公司